我院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之应急救护培训

撰稿:杨楚燚 摄影:程文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03-31

为持续推动“我为同学办实事”的常态化开展,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应急技能,守护生命安全,共筑平安校园,3月26日中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在经管#201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之应急救护培训,邀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法学院教师杨波主讲,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杨波:

福建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

厦门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骨干师资

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导师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法学院教师,在校开设《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技能》课程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居安思危·人人学”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


把握“黄金四分钟”,筑牢安全防线。活动中,杨波老师以真实急救案例为切入点,强调“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重要性。通过图文演示和视频讲解,系统介绍了心肺复苏(CPR)的操作流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等常见急救场景的应对措施,并重点剖析了“黄金四分钟”对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意义。“急救不仅是技能,更是对生命的责任。”杨波老师呼吁同学们主动学习急救知识,成为身边人的“第一响应人”。

为帮助同学们巩固理论知识,活动特别设置模拟演练环节。在杨波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组利用人体模型进行心肺复苏实操训练,从判断环境安全、检查呼吸脉搏,到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及人工呼吸的正确姿势,每一步操作都得到老师的细致点评。现场还设置了AED使用体验区,同学们通过模拟设备熟悉了仪器操作流程。“按压时手臂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AED语音提示很清晰,但实际操作中保持冷静更重要!”互动过程中,师生热烈交流,不少同学表示“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才知道细节决定成败”。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参加,通过讲座、演练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牢风险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让“人人懂急救、人人敢施救”成为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