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红树林中心首讲开讲:共探“国宝”红树林保护的中国智慧

陈慧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03-12

2025311日,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前副司长、国际红树林中心秘书长鲍达明邀请,厦门大学卢昌义教授在国际红树林中心International Mangrove Center,简称IMC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深圳大学、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深圳坝光国际生态学校、国际红树林中心秘书处等单位的185名专业人士参与。值得一提的是,本讲座是国际红树林中心设立以来面向全国开展的第一讲!

鲍达副司长主持线上+线下会议

卢昌义教授的讲座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国宝”红树林——以“厦门实践”为例》为题,聚焦“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红树林保护、修复及技术的合理利用”,讲座持续近三个小时。卢教授深入解读了红树林作为“国宝”的独特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生动展现了厦门科研团队在红树林保护领域的世代传承与不懈努力。讲座中,卢教授通过一系列厦门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讲述了保护历程中的艰辛与感人故事。

 

卢昌义教授讲座现场

与IMC秘书处成员合影

此次讲座不仅是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以来面向全国的首场学术活动,更是中国红树林保护实践的一次精彩展示。


国际红树林中心IMC介绍

 202211月,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提出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20239月,《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该提案。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标志着全球生态治理迈入新的里程碑。作为全球首个红树林保护交流合作中心,该中心自2024116日正式揭牌以来,迅速成为全球红树林保护的重要交流平台。

中心的建立旨在推动国际合作与联合行动,通过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机制,促进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事业迈向新的高度。展望未来,国际红树林中心将继续发挥其全球引领作用。截止目前,全球已有18个国家的相关组织加入IMC。

目前,中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5.45万亩,较本世纪初增加了约12.45万亩,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智慧与力量,更为全球红树林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国际红树林中心的成立,是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