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中国”—与北大留学生环境研讨

陈晓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04-03

为学习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了解高校与NGO组织在厦门海绵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促进高校间学生关于环境问题的交流,41日下午,来自北京大学的六名留学生到厦门进行参观访问,而后在湖里区社会组织服务园召开研讨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员教师周亮、马嫱和桂洪杰带领我院多名学生们参会,此次会议的主题“转型中的中国”,主要研讨内容包括厦门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及高校与NGO合作的成功模式两个方面。

为“调研中国环境保护实践”,留学生选择环境质量及海绵城市建设较好的厦门。厦门绿水守护者NGO保护组织负责接待,会议正式开始前,来自嘉庚学院学生与北大留学生热情交流。在了解到嘉庚学院学生为厦门水环境保护事业所做的工作后,双方交流气氛更加融洽。


会议上大家认真听讲

会议上,来自绿水守护者的陈彦君老师向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绿水守护者以及其与嘉庚学院合作对九龙江流域的河流污染进行整治的情况。讲解过程中的翻译工作由来自我校英语系的学生承担。留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了他们的见解。


留学生们积极的讨论

关于海绵城市,来自环境院的学生代表刘可鑫从专业的角度,结合实例,用英文为留学生进行讲解。留学生们对海绵城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发言,我院周亮、马嫱及桂洪杰老师对刘可鑫同学的演讲做出补充,并为留学生们解答困惑。


刘可鑫同学介绍海绵城市

茶歇时间,双方学生就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对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桂洪杰老师解释海绵城市

茶歇过后,我院学生代表蔡均和吴钟楷同学为留学生们介绍了“河小禹”项目。该项目自2017年暑假开始,由嘉庚学院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与NGO公益组织合作,将专业的环境知识与丰富的地表水巡河经验相结合,成立了专业巡河队。


蔡均同学演讲

随后,蔡均同学也为大家介绍了清水为邻项目,“卫蓝侠·清水为邻”项目由阿拉善SEE基金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自然之友、河流守望者中心共同发起,紧扣《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参与行动的伙伴通过认领黑臭水体,对黑臭水体进行实地调研,对整治后的效果组织公众评议,形成调研报告,促成政府、企业、NGO、公众多方对话,建立黑臭水体整治民间监督机制,确保政府黑臭水体整治目标按照既定计划得以实现,从而达到“清水为邻”的目标。

除此之外,绿创团队还调研了厦门市九条溪,对黑臭水体进行采样、固定,无人机航拍,问卷调查及水质分析等,以专业的方法、严格的实验室操作流程进行了调研活动。对此,周亮老师为留学生们进行了更专业的解释与说明。

与会者集体合照

会议中,留学生们学到了更多的环境保护知识,我院学生也对“转型中的中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方便以后就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我院学生与留学生们相互留下联络方式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