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陈词,舌灿莲花

撰稿:17 林丹晶 摄影:17 陈嘉美 编辑:16 张丹琼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10-13

1012日中午1210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主楼群2号楼307教室举办了新生辩论初赛第二轮。此次辩题为“公众人物需不需要表里如一”。正方“对不队”观点为“公众人物需要表里如一”,反方“环科一霸”队观点为“公众人物不需要表里如一”。本场比赛评委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辩论队成员陈兆基、谢程凤、刘可鑫同学担任。

在主持人宣布双方队伍入场过后,辩论赛正式开始。首先是立论陈词阶段,由正方一辩阐述观点,她提出公众人物具有重要影响,为人们所广泛知晓和关注,所以应该要表里如一才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社会道德的标杆,而反方一辩则认为公众人物也需要自己的生活,同样需要尊重,如果一直表里如一则没办法释放个人情绪,也就没办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紧接着进行的是二三辩质询环节,正方二辩引用了马英九教唆泄密案来说明“公众人物不应该要刻意隐藏自己真实性格”的观点。反方则认为,向外界展示自己真实的情绪只是满足了自己个人的私欲,公众人物也应享有隐私权。双方唇枪舌战,不分上下。

双方进行质询环节


质询小结过后,便是最为激烈的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各抒己见,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正方认为,公众人物只有在大众的监督下才能做到更好,公众人物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性格,这样性格中的不足才能得到纠正。反观反方,他们认为表里不一不等同于人前一套背后一套,适当地隐藏自己一些真实的自我,更能传播正能量。不过,正方不甘示弱地反驳道,公众人物如果不表现出来真实的自我,就不会知道社会对其的包容程度。双方激烈交锋,精彩程度难分伯仲。

在最后的总结陈词阶段,反方提出:公众人物表现得积极向上,有一个正能量、阳光的形象,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也是一种职业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只要公众人物没有给社会带来不良风气,则不一定需要表里如一。正方则再次提出,应该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让民众纠正公众人物身上的不足。而且作为公众人物,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保持良好的形象才可以树立一个社会标杆,如果公众人物自己都无法认同自己的话,那么则无法在社会上得到民众的肯定和支持。

评委点评


最后,陈兆基同学对本场辩论赛进行了点评,赞扬了本场比赛精彩的同时,也指出了双方辩手在进行辩论的时候,行为规范上的欠缺,以及对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准。虽然正方在操作层面上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反方对辩题的理解更加充分。最后,正方三辩获得最佳辩手称号,“环科一霸”队获得最后的胜利。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辩论场上,你来我往、唇枪舌战,场下便是亲密无间的同学。输赢不是重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才是辩论赛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