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海水变酸,海鲜怎么办?我院周细平副教授课题获国家…
周亮人员机构2016-09-26
由于吸收了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CO2),海水正在变酸。2003年,“海洋酸化”这个术语第一次出现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上。那么,它将如何影响,甚至可以说威胁海洋生态系统?来自厦大嘉庚学院的一项课题研究就此展开,并于日前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课题以《海水酸化对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驱动性》为名,由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周细平负责。周细平博士毕业于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其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海洋生态。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受美国蒙大拿大学联合培养一年,修读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专业课程。
据介绍,小型底栖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生物类群,由于其体型往往小于0.5毫米而被命名。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海域,包括福建海域,其主要的生物类群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类和底栖挠足类,这两类生物在丰度和生物量方面可以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和总生物量的90%至98%。
“该课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获得了同领域诸多评审专家的肯定和鼓励。”周细平表示,课题目前仍在研究的前期阶段,也就是说,所谓的驱动性要等到研究结束后才能有结论。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