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吃有玩有奖品 这个元宵节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师生很…

传媒中心 苏海森人员机构2016-02-26
       有吃的,也有玩的,还有红包和奖品可以拿。2月22日晚上,正值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这个大家庭过得很有趣、热闹,也很温馨。

  当天晚上,在北区食堂,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举办了“分享我家过年味”活动,师生们一起品全国各地的特产,吃热腾腾的汤圆,玩趣味十足的小游戏,领红包和奖品……


师生共聚一堂

品特产吃汤圆:既赚足口味又加深感情


  现场,唐山酥糖、咸宁桂花糕、吉林松子、龙岩花生、三明干鸭脖等各式各样的小吃堆满了每一张桌子,但这些并不是今晚的“大菜”。新疆烤馕、山东煎饼、天津麻花、四川棒棒鸡……活动开始后,一道道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被依次端上来,早已“垂涎三尺”的师生们一边品着美食,一边听着关于这些美食的介绍。“太好吃了,很享受这样的美食大会。”第二次参加这个活动的大二学生周琦表示,吃到种类那么多的各地特产,感觉自己的舌头都不受控制了。四川棒棒鸡,这是家在四川泸州的刘密特意为老师和同学带回来的特产。她表示,为了迎合福建的口味,她特意要求店家少放点辣椒。

  “同学们都很积极参与这个活动,这些特产都是他们从老家带过来的。”负责本次活动策划的学生陈洛丹介绍,今年共收集到30多种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她表示,从上学期末他们就开始策划活动,很辛苦,但看到大家增进了感情,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元宵佳节哪能少得了汤圆,在品尝完特产后,每一名师生都分到了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很周到,很感动。”这是大一学生陈天伟吃到汤圆的感言。他表示,汤圆寓意团圆,参加这次活动让他有了家的感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卢昌义表示,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刚好是元宵节,把这次活动安排在元宵节当天晚上,目的是给师生家的温暖和过节的感觉。


同学交流过年见闻,品尝各地特产

做游戏猜灯谜:乐趣与默契双丰收

  吃饱喝足后,玩成了主题。首先登场的是有趣的“萝卜蹲”小游戏:主持人喊出数字,站在台上参加表演的师生就要马上根据数字蹲下相应的人数。主持人每喊出一个数字都能引起台下师生不小的“骚动”,他们既为台上师生的默契配合拍手叫绝,也因他们的犹豫和不一致而乐开怀。

  “今晚,我的目标是把这些奖品都送出去。”“不安分”的还有卢昌义主任。只见他一边展示自己带来的奖品,一边与同学们亲切地互动起来。当送出自己在国内学术会议上被授予的爱护鸟类勋章时,卢昌义主任还不忘给同学们提希望。他表示,学校里鸟类繁多,本学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将成立爱鸟协会,希望同学们既要爱护校园里的鸟类,也要积极到学校周边地区开展爱鸟活动。

  “哪种动物胆子最大(狗)”、“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要问你是谁,一看便知道(镜子)”……各种谜语让师生们大开脑洞,而五花八门的答案惹得现场阵阵笑声,最终答对的师生还领到了红包。“主要是放得开,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这个环节屡屡中奖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实验员黄强分享了他的秘诀,而他的每一次中奖总会引起同学们的欢呼。


同学们欢乐游戏

师生感言:“这是个温馨的大家庭”

  “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师生的情谊。”这是大二学生孙春梅的感受,她表示接下来的两年自己都会来参加这个活动。与孙春梅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刚从机电工程系转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就读的学生刘新意。他表示,一开始就感受到了集体的温馨,这让他很感动。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行政秘书兼辅导员孟靖岳认为,这个活动的目的不在吃,也不在玩,而是感情氛围的塑造。他透露,很多老师牺牲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专程留校参加了活动。居住在厦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廖颖敏就是其中一位。“这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过元宵节,这个活动让自己更加了解了学生。”

  “这次活动刚好是第10届。”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卢昌义主任回忆了“分享我家过年味”活动的历史。他表示,从2007年开始,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都会在每学年第二个学期的开学初组织学生带回家乡的特产,与师生共同分享。
卢主任同时表示,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了解,增进感情,凝聚力量,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