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9日早晨,嘉庚环境保护协会红树林组组织学生志愿者共同前往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巡查并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发动师生100余人,由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林建荣、王鸿辉、林大成、陈霞明等几位老师带队,是红树林组又一次的红树林生态环境宣教和定期巡查。
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九龙江入海口的滩涂潮间带,与厦门隔海相望,是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和濒危动物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0.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37.9公顷,包括甘文片、大涂洲片和浮宫片三块,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红树林分布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老师们和学生志愿者们一行人到达保护区后,在热烈的掌声欢迎下,保护区的薛志勇高工老师给我们做了相关的介绍并展示着秋茄的胚轴,同学们一边聚精会神的听着老师细致独到的讲解,一边认真专注地记着笔记,期间不少同学带着疑惑踊跃提问。
薛志勇高工老师告诉学生志愿者们,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队本木植物群落,很多人会疑惑红树林的树是为何不是红色的,原因是当树的皮剥掉时,树干是红色的。目前在我国已经发现的红树林的种类有30种,而该保护区有10种,分别是:秋茄、桐花树、老鼠�、木榄、白骨壤、拉贡木、红海榄、无瓣海桑、海莲、尖瓣海莲,其中秋茄、桐花树、老鼠�最常见。

薛志勇高工老师给志愿者们做相关的介绍并展示着秋茄的胚轴
讲解完毕后,学生志愿者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谢谢薛志勇高工老师带来的精彩讲解。随后,嘉庚环境保护协会红树林组指示学生志愿者们自由参观,自主学习、观察、研究美丽的红树林,学生志愿者们有的近距离接触物种物种并拍照记录,有的站在泥潭旁观察红树林不同的物种,还有的带着疑问和老师进行了探讨,更有学生志愿者在亭子里展开了激励的讨论。

学生志愿者们自由参观
短短的几个小时,学生志愿者们不仅学到了红树林的相关知识,近距离接触了美丽的红树林,更深入地了解了红树林,了解了自然,也在探讨和协助中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团体的凝聚力。同时,组织者、老师、学生志愿者们之间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加深了彼此沟通交流的默契,其乐融融,收获颇丰。
据悉,本次红树林巡查活动获得MCF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支持。

志愿者们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