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师养成记

刘灵新人员机构2015-07-30
        环科系的实践周玩得了混凝剂,配得了药水,往污水充得了氧气。继上次的沙子大战,今天继续给你们介绍一种重量级的魔法工具——活性炭。别看它又黑又小,本领可是真不小,它的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26日在生化A楼#605实验室,环科系的实践周课程之活性炭吸附实验如火如荼的开展。
          “Hello,everybddy!上节实验课让你们重温了童年,今天就让你们借助活性炭当一回魔法师,Are you ready?”这位说的了英文,讲的了笑话,活跃得了课堂气氛的人气王就是我们的实验课老师之一——黄强老师。在他的动员下,大家纷纷踏上魔法师的“不归途”。
 
步骤一:标准静态曲线绘制
        标准静态曲线的绘制是活性炭实验的重中之重,只有顺利完成步骤一,才可以顺利通关,进入下一步骤的实验。果然,成为魔法师的路途是曲折的!
 

  
        首先要将浓度为0.2g/L的吸附原液(亚甲基蓝储备液)稀释40倍,配制成模拟印染废水,分别取该废水1mL、2mL、5mL、10mL、25mL、50mL放入50mL的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标线。真是美美哒的小清新蓝色,让人好想喝的冲动!
 

 
        完成不同浓度模拟印染废水的制取,就要进行吸光度的测量,依次将不同浓度的模拟印染废水倒入比色管中。
  

 
    将比色管放入图中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第二格位置,不过进行吸光度的测定时要先调整仪器的波长和清除空白,然后合上盖子,拉出小杆至第二格即可得到待测液吸光度数据。      

 
        同学们将测好的数据交给实验课的大boss黄金阳老师审核,并用电脑绘制浓度--吸光度曲线,并回归出曲线方程,相关系数需符合实验标准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看,金阳老师正为同学们进行数据分析的讲解。
 
步骤二:静态吸附实验
        成功到达第二关,说明离成为魔法师又进了一步。此步骤中先要称量不同质量的粉末状和颗粒状活性炭,分别倒入盛有200mL浓度为5mg/L的模拟印染废水的锥形瓶中。
 

 
        将盛有吸附剂和吸附液的锥形瓶置于恒温震荡器中进行振荡吸附。恒温振荡器成为了魔法师的新利器,无需火焰加热,无需手摇,自动完成加热搅拌工作!
  
        每隔10分钟用300目筛滤除活性炭,获得约10 ml的吸附液,用于吸光度测定。
直至吸光度稳定,结束震荡吸附工作,利用步骤一中获得的标准曲线方程得出剩余吸附浓度,计算活性炭相对应时刻的吸附量,绘制时间和吸附量的关系。
随着实验的进行,原本湛蓝的模拟印染废水最后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清水,意味着成功完成步骤二,这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魔法师也就练成了。
 
        成为魔法师的历程虽不容易,但是努力和专注会让不容易变得有意义。又是一堂让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课程!难道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