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综合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2012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侧记
林建荣
人员机构
2014-07-16
伴随着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向污染宣战”,4月习近平主席签署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认真操作大气
其中大气环境保护广泛受到关注,众所周知,北京的阴霾天气已持续多年,其影响范围并有扩大趋势。目前,普遍认为阴霾天气与空气的细颗粒物(PM
2.5
)密切相关。那么,PM
2.5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如何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金属含量如何?7月5日上午,孙鲁闽老师、林建荣老师和黄强老师在生化主楼605,为环科12级同学开启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周活动。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实践的内容将涉及空气颗粒物(包括PM
10
、PM
2.5
和TSP)采样器使用、实验方案设计、空气颗粒物收集、原子吸收分析仪器使用、以及样品分析、实践成果汇报总结等。
与往年相比,实践周课程加大了学生自主实践的比重,同学们需要自己组建团队,则在队长和队员的选择上必须有所考虑,组队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过程。在任务分配上,老师们在讲解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和研究意义后,有关研究现状、研究问题、针对问题要做些什么、要怎么做则完全放手让同学们去实践。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同学们需要形成想法,而在形成想法之前需要查阅相当多的资料,作相应的讨论,在形成想法之后又找老师讨论。有了基本的想法还远远不够,在更关键的落实过程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多种仪器的使用、人员的调配、完成多个实验、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最后还需要形成实践报告等。
总之,实践周的设立很好地为同学们提供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机会,锤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深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原理的理解,为掌握各项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方法,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独立解决技术问题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整个实践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总结、成长的过程。
快乐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