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中午13:30,环科系在主4#406召开有关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投入到暑期社会实践课程中,会议邀请到周亮、黄金阳、林建荣、郭璇、刘兴强等多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及往年优秀团队代表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张晶老师正在台上讲解注意事项
本次会议由辅导员张晶老师主持,会议伊始,张晶老师结合我系课程设置情况阐述了开设暑期社会实践课程的原因和意义,并就环科系历年来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成果进行了阐述。她分别从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要求、日程安排、工作要求及奖项设置七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信息。接着,黄金阳老师指导有关活动宣传的内容,指出宣传工作的时间应注重过程,要做到活动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持续宣传;宣传手段可以是拍照,制作视频,向系、院网投稿或制作横幅、海报等。
随后,11级学姐巫文晗、学姐徐婧如及学长马天赐作为我系优秀团队代表向同学们分享了有关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分享经验如下:1、暑期社会实践的项目要符合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得到政府的同意和学院的认可;2、找到项目的指导老师及带队老师,加强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3、团队队员需分工合作,建立亲密的关系,尤其是队长需要有计划性和方向感,明确各阶段事项;4、宣传与实践双管齐下,不可只重其一;5、活动规划中要主题明确,最好在宣讲之前做好预调查,如政府部门的上班时间等;6、实际行动中要注意安全,学会与群众交流,记录每次外出后的心得体会;7、后期成果整理要有完整性和多面性。

11级巫文晗学姐正在分享经验
最后,周亮老师指出环保中的大气、固废、水、生态及噪声五大热点问题,建议同学们从媒体报道中选取热点,挖掘媒体资源和社会资源,继而进行推广。另外,周亮老师对团队的组成和后期成果的整理进行补充,他指出院级团队的跨专业需求有助于宣传工作的进行,环科系作为理工类要把暑期社会实践做成学术性项目,切忌与小挑、创新创业等项目混淆起来。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课程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在实践中求真知,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我系鼓励13级学子积极加入暑期社会实践课程中,进一步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