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资讯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第15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团总支学生会学术部
人员机构
2009-09-15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为每年的9月16日。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联合国大会确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目的是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的国家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日子。
距地球表面25公里的上空有臭氧层,它能吸收阳光中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伞。但是,科学家近年发现,对地球上的生物极为重要的臭氧层已“漏洞百出”。
80年代中期,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在冬季和春季会出现严重损耗,形成所谓的空洞。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臭氧层的破坏加剧。一般来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最大的时间是一年中的9、10月份。监测表明南极地区、北极上空和其他中纬度地区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臭氧层耗损现象,春季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减少约30% ,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臭氧洞”,直径达上千公里。南极臭氧空洞的面积通常有一个北美洲那么大,当然具体的大小还取决于每年的气象情况。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臭氧公报称, 2008
年
9
月
13
日
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 700
万km
2
,而2007年最大臭氧洞面积为2500万km
2
。近20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使南极臭氧量大幅度减少,春季出现的臭氧空洞可导致平流层低层纬向风强。结果表明平流层低层纬向风异常通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耦合过程以及与南半球环状模相对应的中纬度经圈环流异常和波流相互作用机制向下传播到大气边界层,从而触发南大洋表面风应力的增强趋势。
臭氧层发生空洞和变薄,对人类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科学家普遍认为,臭氧层被破坏直接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一些科学家指出,臭氧层损耗1%,皮肤癌患者就会增加3%。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臭氧层的保护,从1978年开始,我国正式加入世界气象组织大气臭氧监测网。1989年我国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加入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们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国人民对保护臭氧层的共识,倡导企业和个人减少对破坏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同时加快破坏臭氧层替代物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