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创新实验计划之――环境地理信息的公众发布研究【专…
人员机构
2009-04-09
环境地理信息的公众发布研究
项目负责人:2006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张琳婷
指导老师:周亮
1.项目介绍
本项目定义的环境信息,指的是:(1)环保部规定公开的环境信息;(2)其他政府部门规定公开和今后可能公开的,诸如园林绿化游憩、地震应急避险类环境信息;(3)民间环保组织所从事公益项目中希望让公众了解的环境信息。
环境地理信息是指具有明显地理属性(如地理位置、地理服务)的环境信息,如全国首次污染源普查活动中企业的位置、环评报告书中污染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应急避险场所的位置和服务半径等。上述环境地理信息大多仅以文字形式公开,隐藏于法律条文、政府公告之中,公众无法直观地感知空间位置。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开发、内容分析、实践验证三方面的工作,协助政府部门、民间环保组织用最快捷、最廉价、最形象的技术发布环境地理信息,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以利于公众及时获得、有效利用环境信息。不同环境信息发布主体的内容清单、内容载体、技术需求以及信息受体的信息需求是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包括:
(1)公众发布技术开发:核心技术是使用国内外地图信息服务商的接口进行二次开发以发布空间环境信息;辅以纸质地图、电子杂志、Flash Map、视频短片等形式。
(2)内容分析及实践验证:从开展实际的公益项目实践入手,分析不同类型公益项目在内容和技术需求上的差异,如:厦门市环境信息公众发布研究(环保类)、厦门岛古树名木保护现状调查及公众发布(市政园林类),厦门市应急避难场所电子地图及服务半径分析(气象地震类)等。
2.研究意义
继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环境保护部2007年发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该《办法》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公开环境信息是公众有效参与环保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环保部门大力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率先发布各类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环境信息由谁来公开,公开什么,如何公开,不公开该承担什么责任等,还缺乏制度的硬性约束,导致公众获取信息存在一定障碍,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环境执法也难以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和理解。
本项目定义的环境信息,指的是:(1)环保部规定公开的环境信息;(2)其他政府部门规定公开和今后可能公开的,诸如园林绿化游憩、地震应急避险类环境信息;(3)民间环保组织所从事公益项目中希望让公众了解的环境信息。环境地理信息是指具有明显地理属性(如地理位置、地理服务)的环境信息,如污染源普查、环评报告书中污染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应急避险场所的位置和服务半径等。我们希望能协助政府部门、民间环保组织用最快捷、最廉价的技术发布环境地理信息,以利于公众及时获得、有效利用环境信息。所以《环境地理信息的公众发布研究》这个项目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公众,直接服务对象包括政府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当然,两者的公众发布需求及内容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前者拥有功能强大的内部网络,甚至专业的网络GIS平台;后者可能只有一个非独立服务器的网站,对免费的地理信息服务非常渴望。不同环境信息发布主体的内容清单、内容载体、技术需求以及信息受体的信息需求是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我们的成果
1.2008年5月份我们成立了《环境地理信息的公众发布》的创新实验小组,由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张琳婷、杨瑞蓉、陈健、陈斌及来自艺术设计系的韩洋组成的混合团队。
1)在成立此团队前,小组成员的一些独立成果:
张琳婷:园林绿化信息公开的现状调查【论文】
杨瑞蓉:GoogleEarth 与环保组织环境信息发布概述
陈 健:厦门市第一批应急避难所电子地图【电子地图】
陈 斌: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知情权分析【论文】
韩 洋:2007园博园贵阳园植物调查【电子杂志】
2.2008年6月份上旬此项目申报学院答辩,虽然未能申请到省级的资金,但还是获得学院的支持。下旬其子项目《调查古树名木 关注生态和谐》成立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也申报答辩,获得院领导的一致好评。
3.2008年7、8、9月份暑期社会实践队在7月底分三个小组对厦大——环岛路一线及鼓浪屿全岛的古树名木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包括拍照、定位、测量胸径、冠幅、树高等指标。同时核对政府资源所给的信息,对所给错误的内容进行更正。8月份则对调查结果的信息资料做一个整理和汇总,主要的成果有以下:
1)基于Google Earth /Map 的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初步)
2)鼓浪屿古树名木调查的视频及电子杂志
3)电子杂志——预调查随笔——鼓浪屿心情
4)图片精华集锦,包括古树周围的重点历史风貌建筑和其他生长的植物
5)总结调查过程中古树的生长问题,包括死亡、丢失、地址有误等
6)实践队成员的个人日志
9月份至今多次上岛进行复查,除了不断完善我们的图像库,提高照片的质量,还加强对其复杂地形的熟知,为之后的旅游路线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
复查过程中的寻访
造型独特的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