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学]环境在我们手中 为未来的城市提供能源
人员机构
2008-11-18
借着采访第二届新加坡能源会议的机会,记者近日造访了位于维多利亚大街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走进中庭,一股凉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图书馆的负责人介绍说,该图书馆由两个建筑组合而成,中间形成了一个中庭广场。由于广场夹在两幢高楼之间,于是产生了“烟囱效应”——即加强了空气对流,形成了自然通风。同时,这一设计还有效阻挡了热量的传递,降低了建筑墙体的导热系数,起到了减少能耗的作用。
作为国际认可的“绿色建筑”,这幢2005年启用的新楼还融合了众多节能环保理念:比如,为节省电力,图书馆内的自动扶梯都装有感应设置,只有感到有人存在时才会启动;阅览室的电灯如果感应到太阳光,会自动减弱光线强度或关闭;每一楼层和楼顶都建有花园,用于降低各楼层的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而图书馆的建筑表面上,每一楼层都装有巨大的状如鱼鳍的金属叶片,将敞开式的中庭空间在南北向上切割成片状,既阻断了阳光直射,又可将光线跳跃式地投射到室内空间的深处……由于这些节能技术的使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耗电费用节省了33%。
作为临近赤道的热带岛国,新加坡商业发达、人口稠密,但维持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却极其匮乏。在第二届新加坡能源会议的开幕式上,新加坡副总理贾古玛以“城市时代的能源”为题进行演讲。他说:“我们生活在城市时代,到2030年,全世界将有6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到2015年,全球将出现超过21座千万人口以上的巨型都市。城市仅占世界面积的2%,但消耗了全球75%的能源。”
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能源窘境,新加坡自身的状况也不乐观。正因为如此,新加坡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投资巨大。2007年,新加坡政府承诺在今后5年投入1.7亿新元用于推动清洁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研发,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等纷纷设立了太阳能科技的相关学科,加大力度培养该领域人才。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由于严重缺水,“四大水喉”成为新加坡的长期供水战略:即收集天然水、从马来西亚引进水源、将中水循环回收为可供饮用的“新生水”、淡化海水。而在收集天然雨水方面,新加坡目前已建设了15座大型蓄水池,
未来城市的节能环保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此次新加坡能源会议的主办方之一,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表示,新加坡能源会议的召开,就是为各国能源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搭建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能源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案,并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