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天更蔚蓝、山更翠绿、国更昌盛、家更和谐、人…

本站记者人员机构2008-03-18
         编者按: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自2005年建系以来,开展有“嘉庚学子绿色行,营造海岸红树林”(第一届植树节主题活动)、“环保从我做起,共建绿色校园”(第二届植树节主题活动)、“纪念世界无烟日,创建全国第一个无烟校区”、“拒绝吸烟,无烟马拉松”、“爱心传递,环保义教”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此番再度行动,将奥运与环保主题相结合,组织“喜迎绿色奥运,共建和谐校园”大型植树,得到了全院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在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老师和院环境保护协会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组织服务工作也获得了参与者的好评。
        
        本站记者在3月15日植树活动的现场采访了厦门大学唯一的厦门市“绿色大使”、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卢昌义教授。下面是访谈的纪要:
        记者:卢老师,今年的3.12植树节前后我校广大师生配合学校迎奥运,共建和谐校园的系列活动,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 
        卢:3月12日的植树节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有一定的联系。孙中山先生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他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林植树,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来将3月12日初定为植树节,也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意义。1979年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的3月12日为植树节。从生态学的观点,3月中旬是我国阳春三月的好时光,这时雨量渐充沛,气温逐回升,特别在3月12日前后,植树成活率最高。因此把植树节定在3月12日是有意义又有科学道理的。
 
        记者:除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外,我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很重视植树造林活动。 
        卢:是的。植树节里,我们同样深深怀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他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和带头人,他身体力行,每年带头植树,坚持了11个春秋,一直到他85岁高龄。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厦门万石植物园种下一棵千年樟。如今,伟人已去,千年樟仍枝繁叶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我们要响应他老人家的号召。
 
        记者:你是环境科学方面的教师,能否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再给我们讲一下植树造林的意义?
        卢: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在生物圈中的能量交换、水与水蒸气的循环、氧与二氧化碳的平衡、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据测定,树木在其代谢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萜类物和杀死各种病菌的杀菌素。有人曾测定不同区域空气中有害细菌的数目:在百货商店为每立方米400万个,在林荫道为58万个,在公园为1000个,而在林区则只有55个。森林的减噪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声波传到树冠后,能被浓密的枝叶不定向反射或消能。数米宽的林带后就可以形成一个“声影区”,可减少噪声量达8~12分贝。1公顷的森林一年可蒸发7500吨水,一昼夜蒸发水的调温效果相当于500台空调连续工作20小时所释放出来的“冷量”,这无疑是最好的调节气温的天然方法。森林还有涵养和净化水源的作用,有人测定水流过30~40米宽的林带,其中氨含量可降低到原来的1/2到2/3,而水中所含细菌数目将减少一半以上。无怪人们常说,森林上的天空最蔚蓝,森林里的水质最清澈,森林内的空气最清新,森林内的环境最幽静;拥有美丽森林的城市最美丽。
 
        从环境科学的观点,植树造林还有它的全球意义。大家都知道,现代人类活动排放过量的CO2,造成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为了减缓这种变化,2005年国际上通过了 “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公约。我国已经加入了该议定书,必需根据议定书要求承诺减排CO2任务,而减排CO2就可能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
 
        刚才讲过,森林可以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当燃料被燃烧时,碳源释放出来,但森林植被的生长可以把它再“吸”回去,这样的循环就可达成“碳中和”。 据专家评估,通过植树造林的生物性方案进行减缓碳排放,预计在2050年之前可以逐渐蓄积 1000亿吨的碳,相当于同时期燃烧石化燃料所预估碳源排放量的10~20%。因此“京都议定书”后续协议明确规定,通过人工造林等措施引起的碳汇增量,可以用于抵消各国的CO2减排量。这就减少了因为削减CO2排放造成对经济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工林碳汇的重要性,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把林业碳汇作为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现在我们把一片片山地绿化起来,就起了建立一座座“人工碳库”的作用,可以减缓大气的恶化。
 
        记者:植树造林这么重要,那我们如何响应“植树造林” 的号召? 
        卢:实际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并不在于一年里特定的哪一天的事。 1981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定》,1982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从法律上规定: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每年每人义务植树3~5棵”,各单位要积极组织植树造林的行动。除了集体组织外,每位老师应提高意识,在每年的任何时间,以各种形式和方式争取各种机会,因地制宜地参加与植树有关的活动;此外,我们提倡节约纸张、节约用电、少用一次性筷子,这些都可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促进森林植被的健康生长。同时要讲究科学,注重实效,保证所植树木的成活率。通过活动为促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今年奥运会将在我国召开,我们的植树活动也是为绿色奥运加油,为绿色奥运喝彩。每个人都付出自己的一点行动,就能让天更蔚蓝、山更翠绿、国更昌盛、家更和谐、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