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联合国报告: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在国际标准下很少
人员机构
2007-11-29
中新社北京 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阮煜琳)尽管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目前美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仍然比中国多达五倍。联合国最新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与那些占据了世界上百分之十三人口却排放了高达总量一半的二氧化碳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在国际标准下还是很少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今天在北京发布的《二00七/二00八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到二0一五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预计会达到五点二吨,只相当于届时美国人均十九点三吨的四分之一,而整个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像加拿大人或者美国人一样的碳排放量,我们需要九个地球来吸收这些污染。而现实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今天在北京说。
报告警告说,尽管快速的经济增长已经大幅消除了贫困,中国依然很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从报告里可以看到,到二0二0年,中国的平均气温将比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九0年间高一点一到二摄氏度。如果目前的排放模式继续,中国三分之二的冰川,包括天山,将会在二0六0年前融化,而剩下的那三分之一也会在本世纪结束前消失。此外,极端气候现象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的越来越频繁。
马和励指出,贫困人口排放了相对来说最少的碳,不应该为我们所导致的生态恶化所负责,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最脆弱和最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变暖影响的人群,如果不能及时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贫困地区的人类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后果,并削弱为消除贫困而作出的努力。世界的主要挑战是在不伤及人类发展进程的同时,改变我们全球经济的排放轨迹。必须通过全球统一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