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有28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

人员机构2007-11-19
        中国黑龙江兴凯湖保护区和广东车八岭保护区日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成员。至此,中国已有28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

  这是记者从东南亚地区暨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消息。

  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建立,是东北亚最大的候鸟迁徙“驿站”,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构成保护区生态平台的兴凯湖湿地,是世界少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在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初步统计,兴凯湖高等植物有690多种,脊椎动物341种,中国重点保护鸟类48种。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兴凯湖鸟类已由2000年的183种上升到目前的230种,每年从兴凯湖迁徙的候鸟超过200万只。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境内珍稀野生动植物。据统计,车八岭生长的植物有192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野茶树、伯乐树、伞花木、观光木等14种。脊椎动物与昆虫纲动物共有1552种,其中有34种珍稀濒危动物。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的实施特殊理念和目标的保护区,它具有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基地支持(科研、监测、教育、培训)生物圈保护区的三大功能。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8日吸纳8个自然保护区为新成员,使该网络成员达到122个。这8个新成员是:内蒙古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辉河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自然保护区、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江西五指峰自然保护区、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和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中国1973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计划,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设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确定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的优先领域,并组织实施和提供指导,以及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于1993年建立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此前,已有114个保护区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