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现代人类活动非北方沙尘暴天气的罪魁祸首
人员机构
2007-04-11
沙尘暴天气的起因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学术界普遍认同沙尘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气候的干燥,而人类活动通过干预陆地表面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研究员任国玉介绍说,除新疆部分地区外,中国北方的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春季。
这个季节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少,空气和表土干燥,多气旋和大风,加之地面裸露,具备产生沙尘暴的条件。进入夏季以后,由于降水逐渐增多,植被覆盖较好,沙尘暴很少出现。
“中国北方的沙尘暴是沙漠和沙地及其周边地带固有的自然现象。”任国玉说,自从西北各大沙漠、沙地形成以来沙尘天气就相伴而生了。沙尘天气也是过去至少250万年黄土高原及其华北和东北深厚黄土堆积的主要来源。北京地区厚度可观的黄土层,那是在过去至少数十万年由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系统输运的粉尘物质堆积而成的。中国历史文献上有大量有关“雨土”和降尘的记录,应为历史时期沙尘天气的产物。因此,沙尘暴不是现代特有的现象。
任国玉指出,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在北方的半干燥和半湿润地区,旱作农业和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增加了裸露土地的面积,为沙尘暴提供了额外的粉尘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沙尘暴频率和强度。北京等北方大城市区域及其周边地带裸露的建筑工地、农田、道路和学校操场等,在春季遇到合适的天气条件也可提供一定数量的沙尘物质,加剧了城市地区沙尘天气的危害。
“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今天所独有的。”任国玉说,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和土地覆盖的转化过程,早在5000至3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如果说荒漠化加剧和沙尘暴增多可以部分归咎于人类活动,也主要是人为引起的环境长期累进退化的结果,但不能完全把账算在现代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