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释放毒气 可能造成生物灭绝
管理员
人员机构
2007-03-16
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很多科学家力挺的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之一,但是最近,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除了恐龙时代能够找到这样的证据,地球经历过的其他4次大灭绝和12次小规模灭绝都是因为海洋“打嗝”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导致的,而海洋“胃部不适”、“打嗝”的原因就是全球变暖。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家彼得·沃德相信,目前地球出现的全球变暖现象正在为另一次致命的海洋“打嗝”创造成熟条件。
5次大规模灭绝事件和12件小规模的灭绝事件,行星撞地球不是惟一原因
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邮件采访中,沃德博士告诉记者在过去的5亿年中发生的5次大规模灭绝事件和12件小规模的灭绝事件中,仅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有行星撞击地球的一些证据,其他的灭绝事件没有任何与太空天体相撞的证据。
沃德博士说:“新型的证据显示:地球自身有可能将栖居的动物灭绝,并且很可能曾经将它们灭绝过。这个问题最早是在2005年的地质研究中,美国佩恩州立大学的李·卡恩普教授提出的,而我的观测也是基于卡恩普教授提出的这个模型之上的。”
早在两个世纪前,古生物学家们发现地球曾经有过多次大灭绝事件后,一直相信这些事件是逐渐发生的,由于气候变化、生态变化导致了物种间的掠食、竞争和疾病。但是在1980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了恐龙灭绝是地球遭到行星撞击的一场突发的大灾难,并且认为5次大灭绝中至少有3次是太空碎石撞击的灾难后果,而公众也因一些好莱坞大片,如《深度撞击》和《世界末日》,普遍接受了这种观点。
沃德说,从一些新的沉积层地质化学证据中,科学家找到了一些化学物质的残余物,这些东西似乎说明,太空物体撞击地球不是生物灭绝的惟一原因,而地球本身在某一天是所有生命的巨大敌人。而现代的人类正在把这种危险带到自己的眼前。
科学家描述大灭绝时的情景,高温、干旱、海洋“打嗝”,地球成了坟墓
大灭绝时,地球是什么样的景象?沃德博士向记者描绘了这样的景象:
三叠纪一个闷热的早晨,没有一点儿风,温度达到了48℃,却没有树荫可以乘凉。虽然有些植被,但是非常矮小。其他的生命几乎灭绝,在干渴的植被脚下的洞穴里,也许还可以发现一只蝎子、一只蜘蛛,或是一些有翅膀的蝇虫。而大型的生物已经很难看到了。也许偶尔有几只瘦骨嶙峋、和人差不多高、两足行走的恐龙,它们已经饿得行走艰难。干旱蔓延,地面几乎变成了沙漠。但是由于没有风,沙漠没有形成像撒哈拉那样的沙丘。
此时的大地已然是一片坟墓,而大海更是令人恐惧。海浪缓慢地拍打着寂静的海岸,缓慢是因为海水变得像胶状物。远远望去,大海平静得就像是一面镜子,这不奇怪,黏稠发紫的海水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水,也没有海浪搅起的泡沫。大部分的海岸线都被覆盖着已经被腐蚀的有机物,丝状的细菌团在太阳的暴烤之下开始腐烂。
在一些海岸,还可以看出30亿年前的三叠层中刚刚开始出现的动物、植物种子,但是现在,这些都成了过去,细菌和单结构的生物又回到了地球上。
在近海地区,海面冒着巨大光滑的气泡,这是海水中的细菌产生的有毒气体。抬头仰望天空,从地平线到空中,一个绿色的帐篷把从前的蓝天遮了个严严实实,空气中弥漫着死亡和毒气的味道。
这是一次发生在远古的大灭绝,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今天的温室效应,正在把地球带回那个时代。
全球变暖,细菌繁殖释放剧毒硫化氢气体,现实证据正预示着历史可能重演
这样的景象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沃德博士告诉记者,现实证据正在预示着历史重演的可能性。在5000年之内,地球就可能再次面临这样的危险。
远古时期的海洋“打嗝”是火山活动把二氧化碳喷放到了空气中去,而依靠二氧化碳进行光和作用的植被大量繁殖,保存了温度。气温的逐渐上升,致使海洋升温,海洋中的氧气就会散失。一些只需大量阳光和极少量氧气就能旺盛生长的细菌占到了生态圈的上风。正是这些细菌释放出硫化氢气体,该气体即使浓度很小也会致命。中学上过化学实验课的人都会想起那股“臭鸡蛋”味,就是硫化氢气体发出来的。
大概在5年之前,一些地质学家开始研究地球几次临界状态的历史环境,寻找化学物质的“化石”。而对几次大灭绝时期(除白垩纪与三叠纪之间)的沉积物中的化学分析中,科学家们发现海洋曾经不止一次达到氧气含量极低的状态,被称为“缺氧期”,这在动植物趋于茂盛的时期是很正常的现象。此外,大量绿色靠光和作用生存的微小硫化细菌的“尸体”也被发现。
沃德博士说,古生菌和真细菌都会发出这种毒气,而在现今的海洋中已经发现了它们和它们的亲戚,比如黑海,在一些极度缺氧的湖泊深处有它们的踪迹。今天的海洋,氧气均匀地分布在海面和底部,这是大气中的氧气随着向下洋流溶入海水的,只有在不正常的环境中,比如黑海,在海水下才有缺氧的情况,一些厌氧生物大量繁殖。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海洋的缺氧症便开始了,预计5000年内地球将再次遭遇海洋“打嗝”
沃德博士认为,三叠纪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了1000ppm。现在,二氧化碳的浓度大约在385ppm左右,看起来还很安全,但是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2ppm到3ppm的速度增加,在下世纪末就足以达到900ppm,此时,海洋的缺氧症便开始了。
目前,全球变暖的情况非常严重,沃德说,美国和中国是排在首位的两个最严重的国家。5000年后,甚至不到5000年,地球就有可能遭到另外一次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