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南方都市报:全球变暖不等于只有暖冬
管理员
人员机构
2007-02-23
去年以来,全国普遍出现了暖冬现象,显然这正是全球变暖的表现。但要是认为全球变暖就是每年暖冬,到处暖冬,就是各地的气温越来越高,那未免将全球变暖看得太简单了。
首先,全球变暖是在一个特定阶段内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每年甚至每月的气温都是在上升的,并不排除在其中短时期内或少数年份会出现气温不升反降的现象。即使都是上升,其幅度也不相同,不会是一种平均的匀速变化。
其次,即使同样处在气温上升的过程中,在地球各地的表现也并不相同。变暖,是就全球的平均状况而言,在多数地方变暖的同时,少数地方反而变冷,是完全可能的。譬如前几年,中国的黑龙江省出现过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温,最近美国东北部有些地方的气温降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近日的降雪量也创造了新纪录。在国内多数地区夏季普遍持续高温的同时,一些地方有过罕见的凉夏、早秋、早霜甚至早雪。
而且全球变暖是就整个地球而言,但地球表层海洋占了大多数,陆地上也有很多地方是无人区,如果在一个阶段内变暖的表现集中在海洋或无人区,其他地方的人不仅感觉不到变暖的趋势,甚至会有相反的感觉。
如果全球变暖只是反映在各地气温普遍地、持续地上升,或许还好对付一点,因为当热带由于太热而无法供人类生存时,原来的寒带就能变成温带,使适宜人类生息的范围得到弥补。问题是这些不断增加的热量不仅造成气候更剧烈、更频繁的变化,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例如,强降水与大旱并存,甚至交替出现;冰川、积雪的融化加快增强,形成洪灾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海平面升高,海洋面积扩大,陆地缩小,河流改道、缩短以至干涸,湖泊萎缩以至消失,沙漠移动或扩大,诱发地震;暴风雨、暴风雪、热带风暴更加频繁,破坏性增强等等。
本来地球上的气候和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如果在一定的幅度和范围之内,大多能自动调节和修复。但当变化的幅度和范围突破了一定限度,又持续下去的话,就会出现一些不可逆转的变化。现有的地理景观会消失,新的地理景观的出现却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环境的剧烈变迁,必然使某些生物从此灭绝,与此同时,一些对人类不利的或目前还无所知的物种却会应运而生。
还应该看到,这样的变化发生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达到数十亿,并且高度密集于城市的条件下,而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已经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程度。同样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对处于茹毛饮血阶段的人类来说,或许只是减少一些人口,或者导致一次迁徙,但对今天的人类影响就要复杂深刻得多,我们却还没有足够的估计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