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周生贤在2007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全面…
人员机构
2007-01-20
1月16日,2007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部署今年的环保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讲话。周生贤指出,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环保系统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图强,努力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周生贤说,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务院《决定》和六次环保大会精神深入人心,全国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历史性转变迈出坚实步伐。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部署,层层分解减排指标,稳步推进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环保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环保“统一战线”正在形成,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周生贤指出,历史性转变是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根本性调整,是环境保护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环保事业成败的关键。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必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必须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驾驭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五大建设”,弘扬中国环保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推动历史性转变早日实现。
周生贤强调,2007年,要着重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以环境质量监测校验污染减排的成效,以建立减排监测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带动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配合有关部门建立问责制度。
二是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贯彻落实“水六条”和“气五条”,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排污行为,着力解决大江大河沿岸威胁饮用水安全的石化企业污染隐患,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以及涉铅、造纸等重污染行业违法排污问题,全面清理地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对执法犯法和行政不作为的现象严肃追究责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问题。加大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力度,加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监测与监督管理,加大矿山资源开发对生态破坏的监管力度,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大力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四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开展全国环评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深入开展规划环评试点,切实强化环评资质管理,兑现“七项承诺”,切实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
五是着力实施全国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水专项三大环境保护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认真筹划,周密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同时,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力争突破环境执法的“老大难”问题;围绕工作重点组织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把全社会的力量凝聚到推进历史性转变的实践中来。
六是深入开展“加强地方环保工作年”活动。组织开展全国市县级环保部门能力调查,摸清底数,加强基层能力建设;要坚决改变“文山会海”的状况,压缩数量,提高质量;要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该撤就撤,该合就合,逐步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
七是以作风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五大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性转变的学习和思考,大力弘扬中国环保精神,巩固先进性教育和机关思想作风整顿成果,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不断提高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周生贤最后强调,“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核电大发展的时期,要进一步加强核电站的日常审评和监督工作,加大跟踪管理力度,确保在建核电站的建造质量和在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提高放射源监管能力,完善监管制度,切实增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