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环保总局通报1123亿严重环境违法项目 首次使用…
人员机构
2007-01-11
潘岳表示,将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日向媒体通报了投资1123亿元的82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钢铁、电力、冶金等项目,并表示将首次启动“区域限批”政策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82个项目是在环保总局刚刚结束的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核查和新开工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专项清查工作中发现的。其中23个严重违反“三同时”环保验收制度,59个严重违反环评制度。这些项目涉及全国22个省市的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12个行业,其中最严重的是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唐山市和山西省吕梁市。
潘岳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然而,一些地方和行业仍然无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当地的环境资源限制和国家的产业政策,以违法手段盲目发展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为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带来更大成本与极大困难。
潘岳说,宏观调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行手段,环评制度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为了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权威,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第13条和第21条,环保总局首次动用“区域限批”政策来惩罚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即停止审批其境内或所属的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的所有项目,直到它们的违规项目彻底整改为止。这是环保部门成立近30年来首次启用这一行政惩罚手段。
潘岳说,此次“区域限批”的行政区域包括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吕梁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山东省莱芜市;企业集团包括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等四大电力集团。这些地区大多本身已无环境容量却仍然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如唐山市,在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全市依然建设了70家钢铁企业,且80%没有经过环评,近几年钢产量已达到全国十分之一,但钢铁企业的平均产量仅在65万吨以下,规模小且布局分散,造成大气和水的严重污染。
潘岳说:“以往环保行动中被叫停的项目往往补办手续先过关,然后用各种手法拖延或拒绝兑现环保承诺,使一次次声势浩大的环评执法效果有限。采用‘区域限批’,就是针锋相对的措施。”具体内容是:在大唐国际所属的唐山发电厂落实关停5×50MW小机组整改要求前,环保总局停批大唐国际所有建设项目,环保总局和河北省环保局停批唐山市所有建设项目;在山西吕梁焦化厂一期工程完成各项环保措施整改要求前,环保总局和山西省环保局停批吕梁市所有建设项目;在贵州省六盘水发耳电厂、野马寨电厂落实停止建设、停止生产、办理环保手续等整改要求前,环保总局和贵州省环保局停批六盘水市的所有建设项目;在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薄板一期工程落实停止建设、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整改要求前,环保总局和山东省环保局停批莱芜市所有建设项目;在华电集团所属四川攀枝花发电公司落实关停3×50MW小机组整改要求前,环保总局停批华电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在华能集团所属乌拉山电厂落实关停2×75MW机组和一台100MW机组脱硫整改要求前,环保总局停批华能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在国电集团所属濮阳热电公司落实2×50MW小机组脱硫整改要求前,环保总局停批国电集团的所有建设项目。
潘岳说,这82个违法违规项目集中反映出三个问题:一是钢铁、冶金行业不符合产业政策、未批先建和越权审批现象严重,违规项目高达30个,占违规项目总数的37%。二是火电项目“三同时”违规现象严重。环保审批虽严,但跟踪监管能力不到位,导致许多项目正式投产后都未兑现当初的环保承诺,在当地政府庇护下使环保“三同时”制度流于形式。三是部分违法项目毫不理睬环保总局责令停止建设和限期改正的要求,继续建设和运行。
为此,对23个“三同时”违规项目,环保总局将责令其限期办理验收手续、限期改正或停止试生产。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改建铁路新乡至日照线菏泽至日照段增建第二线工程等5个久拖不验违规项目,责令限期办理环保验收手续,逾期不办,将责令停止试生产并罚款;对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有限责任公司4×330MW发电机组等18个“三同时”违规项目,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逾期不按要求完成整改,将责令停止试生产并处以罚款,对其中的铁路、港口项目逾期未完成整改要求的处以罚款。
对于59个未批先建违规项目,环保总局将责令其停止建设或生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山西振兴集团2×200MW火电机组等51个未批先建违规项目,责令停止建设,已建成投产的,责令停止生产,由具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下达限期补办环评审批手续,逾期不补办,将处以罚款;对河北唐山滦南华瑞钢铁有限公司钢铁项目等8个未批先建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的违规项目,责令停止建设,已建成投产的,责令停止生产。
潘岳介绍说,2006年是中国环境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全年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161起,平均每两天一起;环境投诉已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国务院年初提出的能耗降低4%、污染物排放降低2%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仅此一年,环保总局在环评这道关口就停批缓批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163个,投资额达7700多亿,其中50%以上是钢铁、火电、石化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潘岳最后说,环保总局一定要跟踪督办这次执法行动全部查处结果,在三个月内分阶段向社会公布整改情况,并同时依据《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通报并建议监察部门对相关人员追究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