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登录
首 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院长介绍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综合新闻
信息公告
教务通知
资源下载
招生信息
教师风采
专任教师
实验员
讲座教师
行政人员
教工院友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科竞赛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3060双碳
3060专家工作站
闽都教育发展基金会
双碳资讯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党团建设
党建资讯
党团在线
学子风采
团学会
环境保护协会
第二课堂
优秀校友
交流合作
对外交流
服务社会
实习就业
实习实践
就业与深造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晨斛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蓝色海湾整治红树林养护创新合作平台
实验室安全规范
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平台
科研动态
水污染加剧 人类将面临变为双性同体威胁
管理员
人员机构
2006-11-08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为包括首都华盛顿等地区提供饮用水的波托马克河发现奇怪现象,河中一些黑鲈兼具雄性和雌性生理特征,成为双性“阴阳鱼”,而水污染很可能是“罪魁祸首”,这一发现引发水污染危及人类健康的担忧。
黑鲈
黑鲈变异雌雄同体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6日报道,联邦政府雇佣的科学家2003年在调查波托马克河在弗吉尼亚州的支流时,首次发现“阴阳鱼”,约42%的雄性鲈鱼性器官中有卵子。
今年8月科学家对波托马克河3条支流的调查结果则更令人惊讶。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鱼类病理学家维基。S.布莱泽说,调查发现,超过80%的雄性小口黑鲈体内有卵子。在华盛顿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13尾取自河中的雄性黑鲈中,有7尾异常地呈现雌性特征。
布莱泽说,这7尾呈现雌性特征的雄性黑鲈中,6尾体内含有用于生产卵子的蛋白质,其中3尾已经产生了卵子。
波托马克河中的“双性”鲈鱼并不是水污染导致的第一例动物变异。过去十年,水污染中的激素成分已在不同国家导致鳄鱼、青蛙、北极熊和其他动物发生畸形变异,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波托马克河
水污染为最大元凶
黑鲈变异显示,波托马克河及支流里的水含有可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化学物质,动物接触这些物质后,体内激素分泌可能发生变化。
尽管科学家还没找到究竟是哪种化学物质导致黑鲈畸形变异,但他们已有一份长长的“嫌疑名单”,其中包括生活垃圾中的人类雌性激素,随农用肥料流入河水的动物雌性激素,还有杀虫剂与肥皂添加剂。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已从原来的69种扩展到100多种。
保守估计,目前水体中环境类激素的浓度较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少上升了10倍。
人类也将受到波及
科学家们警告说,青蛙和人一样属于脊椎动物,如果科学研究最后证明,造成大量青蛙畸形的罪魁祸首是污染,那么人类也将面临同样威胁。作为食物链终端的人类,所有遭受可能导致变性物质的毒素将在人体内集聚,目前,在某些国家已经出现新生儿畸形的病例。